现在很多跑步爱好者都报名参加马拉松比赛,但不少人对于如何训练与控制配速,缺乏清晰的认识,这其实是一个很关键的点,趣流网小编作为一个跑步爱好者也是身经百战了,今天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跑步总结出来的经验,记得拿小本本记一下
合理配速是马拉松成功的关键。每一个马拉松顺利完成的人,都有着一张漂亮的配速表,而每一个跑崩的人,都有着一张混乱不堪的配速表。他可以从三分多起步,后面跑到七分多甚至九分、十分,他可以上一公里四分多,下一公里五分多,再下一公里又四分多,毫无规律可言,像采石场的石头,大的小的尖的圆的混杂在一起,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成了一个堆死灰,痛苦不堪。
配速的最基本原则有二个:一是合理,二是匀速。而合理,也就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合理计划配速,并且在比赛中使他保持基本匀速。合理是理性基础,匀速是外在表现。没有合理,就不会有匀速,但合理了,匀速还需要一种能力的控制。而这种能力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的去训练。
很多跑者平时跑步时,完全凭感觉、兴致,配速完全没有规律,时快时慢,起伏很大。而平时缺乏有意识的训练,那比赛中即使想匀速跑,也很难做到,所以应该在平时的跑步 ,有意识的进行配速训练。
配速训练有二种,一种是目标配速跑。就是自己每公里想跑多少,就跑多少。比如阶梯跑,变速跑等,跑前就计划好每公里的大概配速,跑的时候使用运动手表或跑步APP来调整、控制,让实际配速尽量与计划配速相接近,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对配速的控制能力能得到较大提高,甚至凭脚下的感觉不看表,也能比较接近。
第二种是平均配速跑,这是最重要的配速训练方式。在平时的放松跑、节奏跑、LSD跑中,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训练目标,设定一个合理的完成时间,再根据完成时间平均计算配速,让整个跑步过程中的配速在目标配速的上下小幅度摆动。最理想的是摆动幅度不超过5秒,最多不超过10秒。
如果跑前热身不够,前面三到五公里可以稍稍慢5-30秒,而热身到位,可以全程完全按平均配速匀速跑动,如果感觉轻松也可以最后几公里稍加快一点。
开始的时候,需要通过表来调整配速(一般二百米左右就要看一次表),慢慢的训练到一公里看一到二次表,更多的凭感觉来控制配速,使自己达到从容自如的匀速跑状态。
在一个赛前训练期,如果你制定了一个成绩目标,那就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多按成绩目标的配速来进行匀速跑练习。尤其是半程以上距离的目标配速练习,否则你在比赛中很难找到完成目标所需要的身体感觉。
比赛中配速的控制:
首先,要合理制定完赛目标。完赛目标要根据自己的赛前训练状态、过往成绩,结合赛道的难度(海拔、爬升、折返等)、当天的天气、当天的身体感觉(比如异地比赛是否有水土不服,调整是否合理等),来制定一个比赛的目标。对于普通跑者来产,完赛目标宜制定得保守一点,就是自己的能力完成略有盈余,这样比赛中会更轻松。可以制定一个完赛目标,一个冲击目标,一个保底目标。
比如一个觉得自己实力能完成330的跑者,将完赛目标定在330,冲击目标定在325,保底目标定在340。330的配速是458,在前面将配速控制在450-500之间,最快不超过445。30公里之后,如果觉得轻松,可以加快点速度,将配速提到440-450之间,35公里之后如果还觉得轻松,可以再提一点速,但每公里提速的幅度不能过大,最多不要超过10秒。而如果感觉不太好,后程可以稍降慢配速,按340的保底目标去完成比赛,这样也能有较愉快的感受。
起跑时选手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站位(象北马、波士顿马会根据选手报名成绩安排方阵),310以内的可以站靠前,330-400左右的站中间或偏前,400以后的站中后。如果你水平较低而站前面,要不容易被带快,要不会阻碍其它的选手,都不是好现象。
补给时就尽量保持正常配速,不要停下来,以切线跑过去,之后以切线回到赛道。
人们常习惯将一个马拉松分成前程和后程,并且去对比前后半程的完成时间,以及研究半程成绩与全程成绩的对比,比如只跑过半程的人,去推测自己全马应该如何设定目标。
从前后半程用时的分配来说,有前快后慢型,前慢后快型,前后平均型。一般业余跑者多数是前快后慢,但要尽量做到不偏离平均时间太远,以控制在二到三分钟之内为好。比如你的目标是330,那你前半程控制在143左右,这样你后半程即使掉速,只要不慢于147还可以完成目标,而如果觉得轻松,后半程稍加快一点还可以冲击325的目标。
制定目标的参照距离越接近比赛距离,越准确。比如你赛前拉练跑到了30-35公里,而且天气、路况也与比赛相近,身体感觉也达到了临界点,那当时的配速与比赛配速就会比较按近。如果是以前只跑过半马第一次跑全马,将半马成绩乘以二加半小时左右比较合理。比如你之前跑半马是2小时,那你全马的目标设定在430比较合理。
当然,前面跑保守一点,比如330目标的人,前半程跑146-148,后半程稍微加快一点速度跑142-143,那样感觉会更舒爽。后程掉速的人比较多,而你还能加快,就会不断超越前面的选手,这种体验是非常愉快的,值得大家尝试。
第二是严格控制。有的人虽然赛前也制定了自己的合理目标,知道配速应该是多少,但比赛一开始,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一种是跟着大部队猛跑。尤其是有的跑者喜欢站在方阵的前面,开始时那些专业选手高水平选手都很快,于是他也跟着猛冲,完全忘记了自己的配速目标。第二种是因为比赛很兴奋,开始觉得很轻松,以为自己状态很好,可以超越赛前目标,于是完全凭感觉。结果半程过后,体力消耗殆尽,后面越跑越慢。
马拉松是一场42公里的长距离苦行,有人说马拉松从32公里开始。这不是一时兴奋激动就可以轻松完成的,他是平时训练的集中体现。马拉松界有句名言:练得怎么样,就跑得怎么样。所以过程中必须根据赛前的训练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并且在比赛过程中死守目标配速,只有在30公里过后,如果你目标定得稍为保守,还觉得轻松,才可以稍微加快速度,去冲击更高的目标。
有的人有一种误区,觉得自己体力不行,后面肯定会掉速,于是前面跑快一点,这样后面即使掉速了,也还能有个不错的成绩。但事实上,匀速跑是最节省体力的。一个目标,如果你匀速跑完成不了,先跑得快更完成不了。
第三是合理调整。赛前制定了一个完赛目标,前半程也严格控制了按配速跑,但这并不等于后程就能顺利的坚持下去。至于说前面没有严守配速的,那后面出现体力下降就更是必然的结果。此时,就需要进行调整。
调整首先要趁早,不要等配速完全撑不住了才被动调整,而是根据身体的感觉认识到不可能坚持到终点时就调。此时,应该象汽车降档一样,主动将档位下调一档。一次下调以10到15秒左右为好。比如你前面是按455的配速,目标是330,此时将配速调到510左右,在505-515的区间跑。降档之后,仍然保持匀速,只是整体下调了一个区间,而不是象熄了火一样自由滑行越跑越慢。
一般来说,如果你赛前的目标制定得不是极不合理,前半程不是跑得太离谱随意的话,降一档之后都能坚持较长的时间,甚至有可能后面恢复到之前的配速。
如果你前半程跑得实在太离谱,那就可能要连续降档了,像汽车从五档降到三档一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你前目标的制定和前半程的控制出现了严重问题,跑了一个失败的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