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球鞋在挑选的时候,有很多元素是要被考虑进去的。那么常见的需要在挑选球鞋时候考虑的一些细节有哪些呢?有哪些常见的球鞋缺点,是需要在挑鞋的时候被考虑进去呢?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球鞋的重量对于一些内线球手或是并不太注重速度的节奏型球手可能还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喜欢突破,追求速度的后卫来说,就是巨大的累赘了。
以笔者自身的尺码(44.5)为例,一般球鞋的单只重量会控制在300-450g左右,这个区间内的球鞋一般在各方面的配置都不会太低。然而,去年8月至今推出的球鞋中,还是有两双“一只一斤”的球鞋——Air Jordan 32以及adidas Harden Vol.2 。
先说Air Jordan 32吧,单只球鞋高帮和低帮的重量基本上都在500g左右,主要的重量加在了两块气垫,中底内的Flightspeed板和那块“伪碳板”上,再加上后跟足够重的环抱模块以及为保证稳定性加大了密度的中底,自然而然地提升了鞋款的整体重量。
和Air Jordan 32的“整体增重”不同,Harden Vol.2的重量大多都在那块巨厚的Boost上。虽然缓震性能相比一代好了不少,加宽的中大底也能保证稳定性,但是追求速度的你肯定不喜欢一块砖头绑在脚底上的感觉。
除了球鞋的重量会成为重要的选购考量之外,球鞋的易损坏性也会成为球鞋性价比及选购的考量标准。而一些球鞋的“损伤隐患”自然会让选购者“望而却步”。
至今为止Nike最多的“球鞋隐患”就是气垫了。从Air Jordan 28,Melo 10以及Superfly.2的“集体爆气垫”事件,到KD9的“断管”事件,都成为让大家对这些球鞋又爱又恨,毕竟,这些球鞋也曾是离“踩屎感”最近的球鞋。
除了这些“气垫问题”之外,Kyrie 4的鞋尖麂皮也成为了“定时炸弹”。薄而突出这一小块鞋尖常常会因为剧烈的实战摩擦而变得“皮开肉绽”,无法直视。好不容易增加了缓震舒适度,却让鞋尖成为了球鞋的最大弱点,对于Kyrie 4来说真的是十分可惜。
我们在这里要说的,不是这双鞋“适合多少类型的”球手,反而是要说说这鞋子适合的“脚型”。可能大家都听过这句话“这些好是好,就是鞋型实在太窄了”,说的就是我要提到的这些鞋子。
Jordan Ultra Fly 2作为一双包裹够强,缓震优秀的外场鞋款,在一度降价到500左右后其实是十分吸粉的,但是过于狭窄的鞋型则让他在国内成为了一些宽脚朋友的噩梦。一体式鞋身以及配有内靴的鞋款往往会成为窄脚鞋型的“重灾区”,这一点上还请多多注意,在进行试穿后再行选购。
Jordan Brand的另一双高性价比实战好鞋——Jordan Why Not Zer0.1同样也因为鞋型太窄而失去了许多的实战消费者,而因为鞋面延展性几乎为0,再加上鞋带无法调节前掌松紧,球鞋的适应脚型在国内可以说是有些少了。
怎么有钱额外做个国内的XDR版本配色,却不会多花钱做个鞋楦呢……
当然了,还是有无论胖瘦脚都能买的可调节球鞋的,PG2就是个不错的选择。相比1代的可调节魔术贴,PG2的前掌系带系统反而能适应更多的脚型调节。前掌加宽+可调节系带系统的添置,的确让PG2有了更多的潜在消费人群。